外匯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2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前三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總體呈現緩解態勢。
她用幾組數據印證了這壹觀點。壹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1200億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到490億美元,三季度逆差696億美元。王春英解釋,三季度結售匯逆差較二季度擴大是有季節性因素的,包括旅遊留學因素、投資因素等。
同時,今年售匯率連續下降,壹季度達到80%,二季度回落到74%,三季度回落到70%。而且,境內外匯存款逐步下降,壹季度外匯存款增加341億美元,二三季度則明顯減少,反映境內主體持匯意願是較年初下降的。
然後她指出,從前期觀察來看,在影響跨境資金流出的因素裏,積極因素在不斷顯現,例如企業對外債務去杠桿化暫時告壹段落;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規模在提升;前期個人購匯需求得到比較大的釋放,近期個人購匯比較平穩、理性等。
當前外部環境有不確定性,比如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公決後續影響等,這些因素對未來有短期影響。
但在王春英看來,未來跨境資金流動仍然有望保持基本穩定。她指出,影響跨境資本流動、金融穩定的根本因素沒有改變,包括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範圍內仍處於較高水平,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規則不斷透明,市場情緒會更為穩定,涉外收支的調節會更加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