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於9月2日宣布進一步擴展互聯互通安排,再一次向投資者表明國家對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圖為香港交易所。(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中國證監會於9月2日宣布進一步擴展互聯互通安排。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馬上有回應,表示衷心感謝中央人民政府,這是再一次向投資者表明國家對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於9月4日於網誌表示,對香港資本市場的深化發展帶來了喜訊。香港證券業支持進一步擴大互聯互通及港股通人民幣計劃,他們認為長遠有利港股及業界的發展,吸引外國公司來港上市,提供內地投資者更多選擇之餘,帶旺港股交投。
中證監三舉措 推國債期貨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年服貿會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透露,將與有關部門和香港金融管理部門推出三項擴大兩地資本市場務實合作的新舉措;一是擴大滬深港通股票標的。推動將符合條件的在香港主要上市外國企業和更多滬深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標的範圍。二是支持香港推出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枱。研究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枱,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三是支持香港推出國債期貨。加快推動境內國債期貨市場對內對外開放,實現兩地協同發展。
方星海說,落實好中美跨境審計監管合作協議,繼續加強與境外機構投資者溝通;把註冊在境內的企業在境外上市納入統一的規範程序。同時採取更多有力度和深度的開放舉措,推動境外上市新規立法程度。將穩步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新品種,實現期貨市場開放路徑多元化。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謝中央人民政府繼公布開展兩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後,再一次向投資者表明國家對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他稱,有關措施是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標誌性項目,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協助香港吸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上市,並為在港投資國債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措施將為香港證券市場的未來發展,尤其是上市企業國際化和為人民幣證券的發行及交易提供廣闊發展空間。便利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豐富資產配置、為香港和海外投資者進入國債市場提供離岸風險管理工具,以及深化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風險管理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香港港交所(00388)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直言,熱烈歡迎證監會宣布的三大重要舉措,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為香港和內地的市場帶來更多機遇,也將提升兩地市場的流動性和廣度。
歐冠昇又說,港交所致力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的長期吸引力和競爭力,而這些措施可繼續支持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風險管理中心和國際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發展;連接內地與世界是港交所的核心戰略,期待與市場各方和內地合作夥伴緊密協作,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超級聯繫人的地位。
料資金南下不斷擴大
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稱,若將外國公司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短期未必對港股帶來刺激,但長遠利好。目前港股投資氣氛欠佳,已上市的外國公司未必是北水喜歡投資的目標,若日後有更多不同類型的外國企業來港上市,有助提升港股交投。
廣發證券研究所分析員戴康向記者表示,三大舉措對提振港股相當有利,特別是擴大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使得今年以來落後於全球大部分市場的港股正迎來長期戰略性配置的機會。
他預計,港股盈利於今年中探底,展望未來向好。他指出,外資對港股配置有回補空間。另外,從去年以來,內地南下資金對港股越跌越買,“配置型”思路明顯,港股仍然是保險資金與理財的絕佳“出海”機會。
他更強調,這是推動在香港上市的外國公司納入滬深港通標的,這將為南下資金提供更多的優質投資標的,這將支援更多上市公司互聯互通存託憑證發行上市。進一步優化完善滬深港通機制,因此預計南下資金淨流入的趨勢將持續,並不斷擴大。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這是港股長遠發展方向,而擴大投資標及港股通人民幣計劃,將進一步完善兩地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同時對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長期平穩健康發展,也有積極作用。
永裕證券董事總經理謝明光指出,外國公司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後,可提供內地投資者更多選擇,帶旺港股交投,吸引更多外國公司來港集資;目前在港上市的外國公司,未必是北水熱捧的股份,日後若更多外國科技企業來港上市,將對北水有更大吸引力。
人民幣計價 減低交易成本
至於人民幣計價方面,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組合經理兼高級投資分析師黃子燊表示,港股通目前採用港元計價,以人民幣交收及結算。買賣過程,投資者支付人民幣,結算與換匯銀行將人民幣按T+0日“盤後”確定的結算匯率兌換為港元,然後再在T+2日完成交收。部分券商或要求客戶多預留約3%資金,應付額外的匯兌風險,變相交易成本增加。若港股通以人民幣計價,相信更吸引內地投資者。
熊麗萍就認為,可讓內地投資者在風險可控的環境,透過港股通投資海外企業的股票,有助提升這些證券的流通量和估值,有利吸引更多與內地有密切業務聯繫的優質知名外企到港上市,提升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獨特性,亦有助內地金融市場進一步高質量開放。另外,則可發揮一石二鳥之效,在降低內地投資者的匯兌風險和成本的同時,也可增加在港人民幣投資工具的選擇,有利深化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和深度。“一隻股票、雙幣選擇”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彈性及誘因。
有關於國債期貨方面,謝明光認為,措施推出後,有助機構投資者為持有的國債對沖,債券市場交投量與股市不同,而且交易對手很可能同是機構投資者,當國債下跌時,持貨者可能難以短時間沽出,相關期貨可以協助投資者降低持倉風險,間接令國債變得更有吸引力。
熊麗萍就認為,·國債期貨有助機構投資者為持有的國債做對沖,間接提升國債的吸引力。而外國公司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後,若更多外國科技企業來港上市,對北水有更大吸引力。
葉尚志亦認為,日後外國公司納入港股通標的範圍內,將吸引更多外國公司來港上市,提升港股交投量。此外,他料市場受惠優化措施會有好的發展,政策將進一步完善兩地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有助股市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