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在東方經濟論壇上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公司)和中國合作夥伴已決定以盧布和人民幣50∶50的比例支付天然氣供應費用。圖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新華社圖片)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7日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在東方經濟論壇上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公司)和中國合作夥伴已決定以盧布和人民幣50∶50的比例支付天然氣供應費用。
這是中俄雙方應對國際貨幣、能源不確定性,尤其是複雜的地緣政治所採取的聯合行動,背後傳遞的信號意味深長。
應對美元結算霸權的共同行動
在普京總統上述表態之前,在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中俄雙方簽署《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協議》相關補充協議。而這份協議的內容可謂是非同小可,因為它的主要內容就是讓中俄東線天然氣貿易逐步過渡到“本幣結算”的階段——這意味著,在未來,中俄購銷天然氣將不再需要通過第三方貨幣(如美元)結算,而是直接以盧布和人民幣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嚴厲制裁,俄方在積極減少俄銀行系統內部對美元等“西方硬通貨”依賴的同時,也在對外貿易積極開展“盧布交易”,迫使許多歐洲國家在與俄國貿易中不得不改為用盧布結算。
但是,在西方國家制裁俄國的情勢下,俄國往歐洲賣天然氣已是舉步維艱,俄羅斯只能把目光轉向其他國家,中國成了最大買家。正在建設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由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出發,途徑蒙古國境內,最終目的地是中國的西部地區。俄氣公司表示,該條管道建成後,每年將可向中國增加5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出口。而中俄雙方簽署了這份堪稱重量級的協議,俄氣對華出口直接用雙方本幣結算,繞開美元,最頭疼的當數美國。
這也是俄羅斯為應對美、英、法等國宣布把俄羅斯部分銀行排除在環球同業銀行金電訊協會(SWIFT)支付系統之外,並對俄羅斯中央銀行實施制裁,凍結其黃金和外匯儲備的重大戰略舉措。
SWIFT作為全球銀行間同業自發組織的非營利性機構,其功能主要是作為金融機構進行跨境結算、清算等業務信息傳輸的平臺??墒?,在“9.11事件”之後,美國以“國家安全”和“反洗錢”為幌子,利用美元的霸權地位,篡奪了SWIFT的主導權,SWIFT系統漸漸成為美國的“傀儡”,美國先後藉助SWIFT對朝鮮、伊朗、伊拉克等國實施金融限制,現在又把SWIFT制裁利劍揮向俄羅斯。
在此危急情勢下,俄羅斯必須建立自己的國際結算系統,對中國天然氣出口結算本幣各半,既便捷又安全。
俄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若夫表示,俄羅斯在西方政客有關可能切斷與SWIFT系統連接的聲明中沒有感到威脅,即使將發生這種情況,也不會成為一場災難。
他指出,為了應對可能被SWIFT系統除名的風險,俄羅斯已經建立了本國的金融信息傳輸系統(SPFS)。俄氣對華出口結算雙方本幣各佔一半是這一系統的重要部分。同時,俄羅斯不少銀行加入了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旦SPFS與CIPS整合兼容,SWIFT就只有對俄羅斯乾瞪眼。
而早在幾年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曾說過,美國激進的經濟制裁手段將在無意中加速去美元化的進程。俄羅斯2020年四季度以美元結算的出口額佔全部出口額的48.3%,2019年同期這一指標為61%。
在俄羅斯下定決心“去美化”以後,其外匯儲備中的美元佔比已經近乎為零,在此情勢下,為了增加國際貿易支付的靈活性,俄羅斯自然需要儲備一些除了美元外,國際社會接受度相對較高的外匯,人民幣成了俄羅斯的選項之一。
就中國來說,打破美元在國際結算市場的霸主地位,一直有所動作。除了逐漸減持美元債券外,也努力尋求以本幣結算的外貿市場。目前全球至少有28個國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結算,這些國家主要分布在我國領土周邊和一些海灣國家。作為中東石油出口大國,OPEC組織的帶頭人,沙特將也將在兩國石油貿易中引入人民幣結算體系。
此次俄氣對華出口以雙方本幣結算,也可以看成是中俄兩國團結一致孤立美元的行動,中俄“結算聯盟”矛頭直指美元,是不需要隱諱的“陽謀”。
體現互惠對等的合作原則
自從中俄元首2019年6月5日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以來,中俄關係愈加成熟、堅韌、穩定,兩國經貿往來頻繁,碩果纍纍。無論是數字、冰上絲路,還是北極、遠東開發,中俄合作新維度、新潛力不斷拓展、發掘,尤以能源、軍事、科技等為代表的諸多領域成為中俄務實合作的熱點。
中俄“肩並肩”“背靠背”的密切合作關係為兩國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雙方有著高度的政治互信、利益認同、地緣親和,輻射到兩國經貿關係上,就是遵循互利對等的合作原則。
中俄雙方本幣結算始於2002年,當年《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關於邊境地區貿易的銀行結算協定》顯示,作為試點,自2003年第一季度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龍江省黑河市的中國的銀行和在俄羅斯聯邦阿穆爾州布拉格維申斯克市註冊的俄羅斯的銀行及俄羅斯的銀行在該市註冊的分行之間的邊境貿易結算和支付,除使用自由兌換貨幣之外,也可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人民幣)和俄羅斯聯邦貨幣(盧布)。
2011年6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在俄羅斯簽訂了新的雙邊本幣結算協定,將中俄本幣結算從邊境貿易擴大到了一般貿易,並擴大了地域範圍。協定規定兩國經濟活動主體可自行決定用自由兌換貨幣、人民幣和盧布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結算與支付。
經過多年運作,中俄本幣結算已有很好的實踐,勢頭良好。8月18日,莫斯科交易所當日交割的人民幣交易量首次超越美元。當天人民幣交易量293億盧布,美元交易量288億盧布。而近期,俄羅斯最大黃金生產商“極地黃金”和俄羅斯鋁生產商“俄鋁公司”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在中國市場供不應求。
2020年之前中俄兩國的本幣結算比例為24-25%,2022年中俄間本幣結算的比例可望達到45-65%。人民幣在中俄雙邊貿易結算中佔比自2014年的3.1%已提升至2021年的17.9%,本幣作為支付手段的作用逐步增強,同時有效降低企業匯率風險,節約匯率成本。
在本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俄羅斯外貿銀行行長科斯京宣布正式啟動對華人民幣跨境匯款業務,並聲稱要在2023年將該業務的總量提升到過去的4倍。從現實角度來看,這是中俄能源貿易史上首次使用本幣結算,將全球第一大工業國,與全球第一大資源出口國緊密聯繫。
而俄氣對華出口結算,人民幣和盧布一半對一半,體現了互惠對等的合作原則,買賣雙方平等享受本幣結算帶來的好處。
一個重要事實是,2022年3月23日,普京總統宣布,俄方向“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供應天然氣時將改用盧布結算。而接下來,俄氣對華出口結算,卻是以盧布和人民幣50∶50的比例支付費用,足見中俄友好非同一般的合作關係。它是在俄羅斯宣布對西方“不友好”國家和地區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改用盧布結算大背景之下對中國政府給予的結算“橄欖枝”,是俄羅斯送給中國的大禮包。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厲的金融制裁,盧布陷入困境,俄必須加強盧布的國際地位、更多發揮盧布的作用,才能克服危機。“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新的結算方式表面上看是給予了中國的結算優惠,實際上也有利於俄羅斯國家自身的利益。
就中國而言,過去進口俄天然氣大都採用美元或歐元結算,需要先將人民幣通過匯率換算成美元或歐元,然後再進口俄天然氣或其他產品。而直接用人民幣結算的話,過去那些結算的中間環節不存在了,無論是結算時間成本還是結算的資金成本都有可能降低。而中國也在謀求人民幣逐步國際化,提高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佔比。另外,從長遠發展來看,中國使用這樣的比例結算俄氣,對於人民幣走向國際市場是極其有利的。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很大,長久下去,俄羅斯擁有的人民幣外匯肯定會越來越多,這樣,人民幣就可以順勢打開俄羅斯市場。
因此,兩國在這方面有合作的基礎。這是互惠對等雙贏的選擇。
俄天然氣公司CEO阿列克謝·米勒對此協議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不僅能互惠互利中俄兩方,成為中俄貿易中其他公司的典範,也能為俄經濟發展提供額外助力。中方也對這一協議表示了期待和讚許。
盧布不是燙手的山芋
不過,也有人擔心,在盧布面臨危機的當下,中國把大量盧布“窩”在手中,有一定風險。
平心而論,俄羅斯本身的經濟體總量不是很大,2021年俄羅斯GDP是1.7萬億,不及中國廣東的1.9萬億、江蘇的1.8萬億,與山東差不多。其佔據的全球結算貿易份額並不高,因此全球對盧布的需求量也不會太大,這種情況下普遍使用盧布的可能太小,也不現實。
但是,盧布並非燙手的山芋。當其被踢出SWIFT後,盧布地位並未如美國所期待和預料的那樣下降,反而還出現了意外迅速提升。
首先,俄國對能源出口有強大的國家干預機制。普京用盧布換能源的政策,在遭到歐洲各國的拒絕之後,俄羅斯方面更是強硬表示,如果歐洲不同意以盧布買俄羅斯天然氣這一條件,未來將會採取斷掉能源供應的方式來進行應對,俄羅斯向來是說到做到,最近就以北溪一號輸氣管道設備故障為由,無限期關閉。歐洲各國對於俄羅斯的天然氣非常依賴,如果俄羅斯真的斷供,那麼就真的要像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農業部長彼得·豪克公開所說得那樣:在家裏穿毛衣來抵抗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而自從普京宣布被列入不友好名單的國家,想要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就必須使用盧布結算後,盧布就不斷升值。公開數據顯示,6月22日,俄羅斯盧布一度觸及1美元兌52.3盧布,為2015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次,俄羅斯有嚴格的資本管制。作為對歐美的反制措施,俄羅斯央行在3月一度實現資本管制,或者政府限制外匯流出本國。具體政策,一是強制俄羅斯出口企業把外匯收入的80%進行結匯;二是禁止民眾攜帶逾一萬美元等值外匯現金出境;三是俄羅斯居民每人每月匯款至海外金額不得超過5000美元等。這些政策對於限制盧布的貶值發揮了很大作用。
盧布與強勢的俄羅斯政治一樣,是不屈的。早在2014年,當盧布面臨危機時,政治強人普京總統在其國情咨文中就提出“六點呼籲”,如採取嚴厲措施來打擊盧布投機客、支持俄羅斯銀行業、增加財富基金的資本重組、切斷對海外市場金融體系的依賴、對回歸俄羅斯的資本實行資本大赦、降低俄羅斯金融系統對國外市場的依賴。這“六點呼籲”,每一點都是對盧布的呵護和堅守。這些呼籲化為政策延續至今,屢試不爽。
再次,中國對盧布有一定需求。中國一些人也在炒盧布,盧布從2月最低5.0到現在11.00附近,這個過程滋生了巨大的炒作空間。況且目前中俄年貿易總額還未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以後還會繼續增加,所以中國不用為盧布會成為負擔而發愁。